從人類的演化看複製人

從生命圖書館的角度來看複製人,就可以發現生命科學家還沒有觸及「生命設計工程師」真正的核心工作。

文|宋光宇教授(佛光大學生命研究所所長)  紀錄|明遠、啟英

人類,乃至於全體生物,究竟是怎麼起源的?一直是一個謎。儘管現代的科學界堅信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類在內,都是從原始的單細胞慢慢演化而來。也言之鑿鑿的相信人類是由六百萬年前的人猿共祖逐步分化和演進而來,並有不少化石的證據。可是這些證據跟六百萬年來曾經有過的人和猿的生物總量比起來,真的是少之又少。單憑這些少數、零星又破碎的資料,就要建構整個人與猿的演化史,甚至言之確鑿,實在是很令人懷疑這種說法究竟是否符合科學的基本要求。

對於生物的由來,一直有「演化論」和「創化論」的爭議。對於我們接受現代教育的人來說,演化論已成天律,知之甚詳,在此就不再多言。創化論是基督宗教的基本論調,認為人和所有的生物,乃至地球、月亮和太陽,都是由全能的上帝所創造的。當達爾文所提出的「演化論」佔上風之後,基督宗教的創化論就一蹶不振。我們現在對演化論產生懷疑之後,不妨再回過頭來重新思索,創化論是否仍有可取之處?也許我們可以把兩種理論結合起來,提出另外一種新的思維。

一代新人換舊人,舊人很快不見了

以下的人類演化圖,是一九六○ 年美國時代雜誌所出版的《古早人》 (Early Man) 這本書上所刊出。這是演化論的經典之作。人類從最早的人猿共祖「上古猿」 (Pliopithecus) 演進到 Proconsul 、 Dryopithecus( (林猿)、 Ramapithecus (拉瑪古猿),一路朝向「人」的方向發展。到三百五十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南方猿人」( Australopithecus ,簡稱南猿),方始可以算是人類的開始,不過帶有很濃厚的猿類特質。這種南猿有好幾個不同的變異,有非洲種( 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 )、粗壯種( Australopithecus robustus )、進步種( advanced Australopithecus )。到了一百萬年前,南猿消失不見了,化之而起的是「直立人」( Homo erectus )。直立人在地球上生存了八十萬年,又消失了。繼之而起的是尼安德塔人( Neanderthal Man )。尼安德塔人大約生存了十五萬年,大約在五、六萬年前,真正的現代智人( Homo sapiens )出現。這個階段在歐洲所出土的化石人稱之為克魯馬儂人( Cromagnon Man )。在中國則有長陽人、資陽人、馬霸人、柳江人等,主要是在華南地區。

在人類學上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新的人種一旦出現,舊的人種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消失不見?鑒於人類的起源地只在東非洲,而非洲有吃人的習俗,於是考古學家們猜想,可能是新的人種比較凶狠,把舊的人種抓來當點心或烤肉吃掉了。這是從化石骨頭破碎這個現象所作的猜測。因此,從工業革命以來所發展出來的考古學、體質人類學、古生物學等學科,雖然「相信」人類是「從低等生物演化而來」,可是仍舊沒有說清楚人類到底是怎麼來的。

當我們用心觀看《古早人》這本書上所呈現這些不同階段的人類形像時,可不可以把它們看成是一個個不同階段所作的布偶呢?或者是不同時代的產品樣本呢?

我們不妨想想現代現代工業產品的演進軌跡。是不是都由笨重、巨大、功能簡單的產品,逐次改良,體積慢慢的縮小,慢慢變得靈巧,功能卻飛躍進步?現在我們所用的電腦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一九四五年美國賓州大學工學院做成第一台可以稱作是電子計算機的東西時,全是由電線、真空管和開關所組成,裝滿三間大教室,可是它的運算功能只有 2K 。計算原子彈爆炸是夠用了,可是不能再有其他的功能。當電晶體發明之後,電子計算機的體積隨之縮小,而運算的功能卻大大的增加。當積體電路、電膜路開發成功之後,電腦的體積更為之縮小,重量減輕,而功能已非昔日所能想像。

手機不也是這樣嗎?二次大戰時通訊兵所背的無線電對講機,有幾十公斤重,功能只有通話。二十年前出現號稱「黑金剛」的手機,體質已大為縮小,重量也減輕很多,一隻手就可以拿得起來。現在的手機早已輕巧得可以放在上衣口袋裡,而功能卻大大的增加。

觀察電腦和手機等工業產品的發展史,從最原始的樣品,一路看到最先進的產品,的確可以看到一個清楚的演化軌跡,從巨大、笨重、功能簡單的產品邁向小巧、靈敏、功能複雜的產品?這就是演化論者所看到的現象。也就是說,演化論是在看現象,而不是樣品的本身。大家都知道,這些樣品自己是不會有什麼改變的,而是由一群工程師在背後設計、研究、發展,才有一代又一代的新產品問世。一旦新產品問世之後,舊一代的產品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從市場上消失,或者佔有率大為下降。在抽取式隨身牒問世之後, 3.5 吋的磁牒片就大受影響,使用的人大為減少。而更原始的軟式磁牒早已消聲匿跡。這不就是可以比擬作人類演化史上「一代新人取代舊人,舊人很快消失不見」的現象嗎?

人是「生命博物館」最晚上市的樣本

如果我們承認現代工業產品的代謝和演化的過程、速度、軌跡是可以比擬作人類、乃至於整個生物的發展過程,那麼,真正主導演化發展的主角,不應該是產品本身,而是背後的那一群工程師。這些設計生命的工程師就是一般人所說的「神」。它是一群一群的,不是一個。不同群生命工程師代表不同的宇宙星系生命。他們共同創造地球這個平台,讓地球成為「生命博物館」或「生命圖書館」,為的是要藉由「物質」這個介面來歷練、提升、改進、挑選宇宙的芸芸生命體。也就是說,生命的本來面目是「信息」,無形無像,以「波動」的形式存在。人是這個生命博物館中最晚上市的樣本。自從三百七十萬年前上市以來,做過多次的改良,功能逐漸強大。因此,從靈性提升的角度來看人類,真正有能力提升靈性的人類是最近這一萬年裡方才上市的產品。上市後不又斷的改良,在少數幾個地區方才有「文明」可言。這裡所說的文明,主要是指有「靈性修煉」的能力和教育。

複製人跟原來的人一模一樣嗎?

走筆至此,就可以進入本文的主題「複製人」。複製基因是現代所謂的的尖端科技。也是「人定勝天」的具體表現。可是內行的人都知道,那只是把一段基因截下來,接到另一段基因上面去而已。就像是從一部電腦裡拆下一些晶片,裝到另一台電腦去一樣。同樣是 486 級電腦,它們的晶片當然可以互通;如果把 486 電腦所用的晶片裝到 Pentium 4 級電腦上,會發生當機的現象。醫學上的移植手術之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排斥現象,基本上,就是這種不能配套的表現。

複製人是把器官移植技術再向前一步,把利用體細胞的基因來取代生殖細胞的基因,讓這個被替換過的生殖細胞得以發育成長,成為一個新的生物個體。這跟用一個普通的晶片來取代 CPU ,而讓電腦能動,有什麼差別?問題是這麼代換,電腦是不會動的,而人體(生物體)這部電腦卻還會動。只是可用的時間大大的縮短。從桃麗羊只活了四年,而且老化得很快這個事實,我們可以推知,壽命(使用期限)是一大關卡。一隻羊通常是八歲的壽命。從四歲羊身上取出來的基因,再種入生殖細胞內,所發育出來的個體只能活剩下的四年,沒有辨法從頭活八年。這是宇宙的恩賜,還可以讓桃麗羊活四年,換成人工的電腦,根本是當機不動。

現代醫學把人和生物個體看成是一部部的機器。生病、老化就是機器壞了,如果不想換機器,想要繼續用這部機器的話,就只有換零件。但生物體、人體畢竟不是機器,不能隨意的更換零件。如果器官移植的目的是為了長生,為了健康,不應是把焦點放在換零件上,而是要跟背後的那些工程師打交道,請他們把產品設計的更好一點。這麼做,就涉及到真正的人類進化。那已不是科學家的工作,而是宗教家的事。

複製人最大的疑問是「這個複製人跟原來的人真的是一模一樣的嗎?」這裡所說的一模一樣,不僅僅是外表形狀的一樣,而且是要「生命藍圖」也一模一樣。這個生命藍圖是信息,更是心智(可以認知外在一切的本體)。我們可以做出外表一模一樣的電腦或汽車,可是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使用者。電腦可以拆來許多零件而重新組裝一台,有如複製,就是沒有辦法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使用者。人如電腦,因此,現在所說的複製人,嚴格的說起來,只是有如拆解和安裝電腦所用的晶片,還不是重新設計一台新的電腦。因此,從生命圖書館的角度來看複製人,就可以發現,這麼做,還沒有觸及生命設計工程師的核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