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ers 2350679 1920

漫談腦與記憶

人腦像人體其他器官一樣,都是老天爺的精心傑作,而腦的設計、運做,更令人讚賞、驚奇。

文|劉漢烈(促健會美國分會會長)

如果以電腦的輸入、輸出(input/output),來比擬人腦訊息的運作,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根據輸入數據性質(data structure),數據會被存到工作硬體盤不同位址(RAM disc sectors),而這些在這裡被運作的數據,一旦關機就會消失,除非將它們存起來。人腦也一樣,五種感官輸入的外在信息,會被送到五個不同位置的腦神經接受體(receptors),分布腦四周,除非將它們變成永久記憶,否則訊息很快就忘了。

人腦是老天爺的傑作,它不只是一個神祕的人體器官,最重要的是,它給了我們有記憶的能力,有記憶我們才能生活、做每天要作的事。你能想像到你如果沒有了記憶會怎麼辦?譬如你到了一個從來沒去過的地方,你腦裡完全沒有對它的記憶,不知道它們用的語言、生活習慣,連可以去哪裡吃東西、睡覺等等都不知道從那裡開始,你可能是真會寸步難行,這時,你努力將你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通通輸入到你的腦子,跟你已有的「記憶」相比,你才能決定如何走出下一步。沒有以前的記憶,就像是一個無助的嬰兒,你還能做甚麼?

近幾十年來,科學家已經研究出來,腦會做很多的事情,不同腦的部位主管者不同的任務,你能看、聽、感覺、等,是因為腦裡有視覺、聽覺、觸覺、等神經細胞。腦還會自然而然的做一些我們已經會做過的事,譬如說,一旦你學會了騎腳踏車,你根本不用去想,跨上車、騎了就可以跑,這是你已記得該怎麼騎,當初你在學的時候,說不定是摔過、吃過苦頭,但你「會騎了」,你有了騎車的記憶,再多久沒騎,一上車,你還是騎得很穩。我們說是「下意識」會騎,你已經有騎車的「永久記憶」了。但我們的記憶又是存在那裡?如果將人腦比做電腦,每個電腦都有庫存限量,人腦會有一天告訴你,沒有空間了,你要做「清盤」、刪除不要的檔案,空出地方給要新輸入的資料?可能嗎?你想過這些問題嗎?對一個不是學醫的我來講,人腦有記憶的能耐,實在是很神奇。

從受傷的腦講起

今年初,美國亞利桑那州女衆議員吉佛茲(Gabrielle Giffords)遭槍擊,腦部受傷,經過醫生搶救、復健,已漸漸復原,八月時她再度回到議會投票,記憶大部分已恢復了,腦的重生真是不可思議。台灣也有一個類似的奇蹟,台中市長胡志強夫人、邵曉鈴女士,在2006年發生車禍,腦部嚴重受傷[1],也是經過醫生搶救、家人的祈禱、衆人的祝福,奇蹟般的脫離險境,幾個月的復健,腦的功能、尤其是記憶,也大部恢復,胡市長說:「奇蹟只有當你相信它的時候才會實現(If you don’t believe miracles, it won’t happen”)」,是奇蹟嗎?這兩個都是最近發生,有關腦受傷、復元的大新聞。

腦記憶還有其他病變,譬如有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的病人,他的記憶會逐漸衰退,嚴重的會變得甚麼都不會了,像返老還童,但教過就忘,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但其他器官都能正常運作,人也健康,這是腦裡那一部分出毛病了?在這二十一世紀裡,最讓人們害怕的,已不再是癌症了,因為有些癌症,科學家已經研究出辦法,能控制癌細胞的擴散,也有新藥來對付癌細胞,雖然不是所有癌症都可以治,至少有希望了。但是一旦被診斷是阿茲海默氏症,忘了自己是誰,以目前的醫學、醫藥研究發展來講,還沒有完全明瞭原因、而也沒可用的解藥,使病人能恢復記憶,病人自己可能不會覺得痛苦,病人的家屬及社會的負擔就大了。根據美國阿茲海默氏症協會提供的2011年統計資料,在美國,阿茲海默氏症已是65歲以上老年人第五大死因,能不讓人害怕嗎?

醫學界對腦記憶的研究,在過去幾十年裡,已有很多發現及瞭解。早期腦有記憶的實驗,是觀測白老鼠走迷宮得獎賞的研究,科學家發現老鼠的腦,是可以被訓練的,由重複的試練,老鼠很快學會走哪條路,就可以吃到牛乳酪。接者,他們用猴子作實驗,也是用獎賞的辦法,他們成功的教會猴子,做幾件事後就會有獎賞。這些都是證實經由反覆地訓練,腦子的記憶是可以教出來的。這些外在訊息是如何存進腦,又可以被調出來的呢?

腦記憶的儲存

腦記憶,簡單來說,是一種存與取的過程,銀行裡存了錢,你以後就能提款出來。以存取過程所需時間來看腦的記憶,它可以分成三類:感覺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

一、感覺記憶: 外在發生的事,經過五種人體器官,將看到、聽到、聞到、嘗到或觸覺到的訊息傳給腦細胞,一般來說只需要兩百到五百微秒鐘(200~500 milliseconds)就可以完成,這時的記憶,它們統稱為「感覺記憶」。也就是說,當你看到一件物體於一秒鐘內而能「記住」它,你用的就是這種記憶。你是否有種經驗,一眼看過去好像看到很多東西(或一堆人群),但要問你看到甚麼,你只能說出一樣東西(或某個人)?其餘的就”記”不起來,除非再看一眼、加強感官的刺激。1960年,史普爾林(George Sperling)為此做了一組實驗,證實了一個人最多在景物消失前,一眼只能記起十二個在景物裡的東西,(受試者不可以回想景物、重複看),這種記憶是非常短暫的。

二、短期記憶:外來的訊息,如果能在一分鐘以內還能記得,你對這些景物已經有了短期的記憶。米勒(George A. Miller)在一九五六年發表了他的重要研究報告(神奇的7±2, The magical number 7±2),受試者的短期記憶平均最多只能存下七件景物(誤差是二),但大部分人只能記起四件。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短期記憶主要是靠聽覺為主,視覺次之,(這只是在做記憶一個字母的實驗所得到的結論,研究者想知道,唸一個字母、還是看到一個字母,是那種訊息會比較被記得)。短期記憶也還是短暫的。你有過考前拼命猛啃書,雖然第二天考得不錯,但不用兩天就全還給老師了、全忘了,你用的是短期記憶,信息並沒能進一步(被延伸、庫存)成為長期記憶。

三、長期記憶:如果進來的訊息,經過處理(比方說,重複的複習、刺激),它就會被儲存在你的腦子裡。我們都有記電話號碼的經驗,一串數字要記,有的人可以過目不忘,但大部分人需要念好幾遍,才記得,兩天不打就又忘了,如果能再背、再記,來回幾次後就不會忘了,這串數字是被存進長期記憶了。

這三個記憶步驟是一個接一個的,各種感官進來的五種訊息,先同步經由腦神經細胞到不同部位的腦皮質層(cortex)裡,形成感覺記憶。而人類大腦有上兆個腦神經細胞,它們互相連接成神經網,外界傳進來的訊息,從一個神經細胞傳到下一個,形成一個特有的途徑,綜合了同步激發的影像、聲音、味道等刺激型態的神經路線(Neural Path),使你有了短暫記憶。但這個記憶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沒多久(一分鐘不到)它就會消失。你如果要保存它,成為長期(永久)記憶,只有一個方法,一再重複相同的刺激,讓這條神經路線堅固起來(registered and consolidated),不會因為時間而消失。

人要有記憶,就是要有這些神經路線,當你回想、記起來某件事,沒別的,你只是將那條特別神經路線接通了而已,循原路再走一遍,再次體驗當初訊息輸入時的觀感。

長期記憶的形成

要完成一條特別神經路線,使它成為長期記憶,它還包括了三個步驟:加暗碼(encoding)、儲存(storage)、回收(retrieval)。

一、加暗碼:首先,進入腦裡的新訊息(視覺、聽覺、等等),在被分到各部主管不同感覺腦神經細胞時,會被加上某些與過去有意義的經驗暗碼。比方說,當我看到「甜美的蘋果」這句話時,腦會加上一些敘述式的意念,如「紅色的」、「甜的」、「圓形的」、「咬起來會有脆的聲音」,甚至有「去年我去採蘋果,採得好開心」等意念,這些意念是腦裡早已有的記憶,不必再教它也知道什麼是紅色、或甚麼形狀叫圓形。而這些被加上去的附屬意念(暗碼)會幫助你加強、回收新信息。

二、儲存:當訊息要被存起來的時候,它會被連到其他。」如此,新訊息跟已有的記憶搭上了線,形成一組特別神經網,也因此加強了你的記憶。

三、回收:當你要回收(想起)某個訊息時,你只需啟動幾個關鍵意念(pointers 或 key notes),他們是一些早先加上的暗碼,有了它們,你能迅速的將你連到相關的意念上去,而找到你要找的神經路線,於是你「記起」要找的意念了。我們都有過這種經驗—譬如要想起你上次見過面的人的名字,卻怎麼都想不出來,你似乎都能在腦海裡看到他,但還是無濟於事,硬是想不起來,於是你開始給自己提個醒(pointer),他是我高中同學?大學同學?還是球友?一個提醒不夠,你又加了另一個關鍵意念,上次我們碰頭是在畢業十周年的同學會上,接者又聯想到,我們還像以前一樣比了場撞球呢,這些關鍵意念都是已存在你腦的記憶裡,當你把過去相關的「神經路線」全連上了,名字也因此就想起來了。聯想的網路越密,越容易完成神經路線的通達,也就有好的記憶。

前面講的記憶類別及長期記憶的形成,是一種大略的介紹法,研究腦的科學家還有其他的分類法,如敘述式記憶(Declarative memory)及程序式記憶(Procedural memory),前者又可分為:事件記憶(episodic memory)及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這裡就省略了。

知道了腦可以接受外界訊息,也可以將它們存起來成為「記憶」,以備將來回收用,下面我們來看看,「記憶」是存在腦的什麼地方。

海馬迴(或稱海馬體,hippocampus)

五種外界輸入的信息,形成了一個資訊網,也建立了一條獨特的神經路線,最後線頭到達腦裡面的海馬迴這個地方。這塊腦組織怎麼會跟長久記憶扯上關係呢?這要從一個患癲癇的病人說起。在1953年,有一位病人叫H.M.,他有嚴重癲癇症(epilepsy),痛苦不堪,他的主治醫生決定動腦部手術,把癲癇的來源處,腦部顳葉(temporal lobe)處切掉。

這個部位剛好也正是海馬迴的位址,因此他的左右海馬迴以及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裡的杏仁核(amygdale, 也有人叫它扁桃腺,邊緣系統是情緒反應區,在情緒控制上非常重要),一起摘掉了。手術後的病人H.M.,很快就復原了,以前頭痛的癲癇也沒了。但是醫生發現他有了嚴重失憶症,他對手術前發生的事情,有部分記憶喪失,而手術後發生的任何事情,就再也沒法將它們記起來,也就是說,他沒有長期記憶的能力了。沒有長期記憶的他,生活馬上陷入困境,每一步要做的事,它的程序必需要靠筆記,沒有記憶告訴他是否已經做過了。從此沒有一個腦科醫生,會以切除海馬迴這部分的腦,來治癲癇症了。雖然也因此知道海馬迴跟長期記憶很有關係,沒有了它,長期記憶無法形成,但它是如何促成長期記憶,科學家還在做進一步的研究。

人有兩個海馬迴,分別位於左右腦的顳葉(temporal lobe)裡,它大約有四公分長,頭部較大,表面有摺,體部較平滑,形狀像似海馬,因而取名為海馬迴。它是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裡的一部分;而邊緣系統則是大腦主控人的情緒、行為、及長期記憶的地方。海馬迴主要的功能在能處理時間、空間的訊息組合,它本身就是一種不斷回饋的神經網路。也因為是這種不斷回饋的神經網路,因此短期記憶可以經由海馬迴,來回加強和把重要的部分留下,將它們變成長期記憶。一但成為長期記憶,這條相關的腦神經路線,就會被存回腦皮質裡,以後隨時備用,海馬迴也功成身退,與該記憶斷了關係,有時間、空間來再處理其它新來的訊息,腦是不休息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科學家提出新理論,認為這種海馬迴回饋的運作,一般是在你睡覺時發生,所以不要熬夜,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持頭腦清醒,想事情時「反應」才會快,這句「不要熬夜」老生常談,看來還是有科學根據呢。

人腦老化

我們都知道,人會老,腦也不例外。從腦核磁共振(MRI)片子看腦體積的變化,發現各部分腦變化不一致,有的地方會每年縮小約1%,有的地方不會。這是因為不同的腦,是由不同組織(tissue)及物質(grey matter or white matter)所構成,灰物質是腦細胞體、存於腦皮質層,白物質是神經細胞元(axon),可以連接成神經網,傳送訊息,它們老化的速度都不同。

人腦也有可塑性,它是指腦組織及功能是可以改變的。有句話說「人腦是要用的,不用就生銹、沒用了」,也就是說,那一部分的腦不被使用,它的空間及功能,會被其他腦接收掉。我們的腦顳葉(包括海馬迴)是直接受老化的影響,海馬迴體積縮小(萎縮)也在老人癡呆症病人腦中證實。

除了老化外,當人處於長期壓力下,海馬迴也會受傷。這是從動物實驗中得知,長期的壓力會導致海馬迴細胞裡的鈣離子濃度增加(鈣離子是神經細胞間電傳導的主要元素),而太多鈣離子是會導致神經細胞受傷甚至死亡,海馬迴組織容量因而變小,記憶力衰退。

如何延遲老化呢?理論上來講,利用腦的可塑性,海馬迴這部份的腦也可以重新產生新細胞,實際上,不外乎運動及營養,舉例如下:

多運動(exercise):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有一個能靈活使用的頭腦;

保持智力(intellectually engaged):例如多讀書、多做用腦的活動:字迷(crossword puzzle);

保持社交、友誼活動(social and friendship networks);

避免生活上精神壓力(avoid stressful events);

保持健康飲食(healthy diets)。如魚油(omega 3 fatty acid);抗氧化物(antioxidants);等。

結語

人腦像人體其他器官一樣,都是老天爺的精心傑作,而腦的設計、運做,更令人讚賞、驚奇,尤其是海馬迴的反饋網路、能力,將「記憶」能力給了我們,使我們認清「我」是誰,會唸書、打球、吃飯、睡覺,這些日常生活細節,都是因為我們有永久記憶的能力,才會很自然而然的就做了。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能吸收新知識,能思考。我們有上兆個神經細胞,它們可以連成無數個特有神經路線,做成記憶存起來,所以不必擔心你的腦子會有裝不下新記憶的一天,相反的,你愈用腦、它愈靈活,千萬別讓它荒廢而失去功效,那時再後悔就遲了。

腦與記憶就簡單介紹到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在網路上找到較深入的研討,或看專科醫學研究報導,這是個很有challenge 也很有意思的研究題目。